【當小農的產品賣向集中市場】

農訓雜誌293期,2014/7

口述/張駿極  採訪撰文/黃重豪

 

午後時分,陽光仍然熾烈,蟲鳥全數蜷在窩裡打盹,此時一身黝黑的農人已經打著赤膊、跨上摩托車,後面拖一條長長的尾巴上路。本來寂靜的小鎮,突然湧現上百輛三、四公尺長的板車,在阡陌小路間搖頭擺尾、乘風快意。他們帶著剛採摘下來農產品,直奔西螺果菜批發市場。

 

這座佔地千坪的批發市場,平素以一個月三到五萬的價格出租攤位給開著貨車、較有財力的承銷農。每天早上八點,他們就將貨車開進大大的停車格裡,等著跟盤商交易,到了下午五點才收攤回家。

 

不過對騎著雙輪的「山農」散戶來說,一日只要付五十塊的清潔費,就可以借用一塊格子,但是要到午後才能進駐。此前,盤商已經收購過一輪了。

 

時間來到下午,正是山農與盤商相互考驗沉不沉得住氣的時刻。山農首先向盤商叫賣:「一車一千塊,要不要收?」盤商則暗暗盤算:「我先不要出手,晃一圈再說。」幾個小時後,山農再度出價:「五百塊一車,收一下、收一下啦!」盤商不置可否,只丟下一句:「沒關係,不急不急,我們要出車了!」眼看離關門時間僅剩半小時,山農一急,趕忙喊出:「兩百塊一車!」於是盤商就歡天喜地抱著整車戰利品出發了。

 

夕陽西下,山農收了收空盒離去,回家途中路過加油站,馬上把剛剛的兩張鈔票掏了出來,留下空空如也的口袋……

 

不想當最後一名 只能削價競爭

 

在目睹這段故事之前,我曾在傳統市場買到一把五塊錢的青菜,當時百思不得其解,後來到西螺果菜批發市場走一遭,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。

 

農產品容易腐敗,多數種類放超過一天就不能賣了,因此離收市時間越近,農產品的價格就越低,到關門那一刻,就馬上歸零了,因此農民有極大的壓力出清。而且農產品的區隔性低,一萬個農民種的菜都擺在市場上,消費者其實很難辨別每一棵菜的差異,這時就會變成最低價的產品得標。加上買方與賣方的數量懸殊,五千個農民,可能只對上五個盤商,盤商可以選擇甲農民,也可以選擇乙農民,但如果丙農民的菜是五千個人裡面最便宜的,他就只會收購丙的。

 

因此,農民的心裡只有一件事,就是「我不要當最後一個!」如果前面有四千九百九十九個人的價格比較低,那第五千個人鐵定賣不出去,到最後只能不計一切代價全盤殺出。

 

基於這三項原因:農產品會腐敗、產品品質區隔小、買賣雙方數量懸殊,證明了「小農結構」一旦遇上「集中市場」,就注定會造成悲劇。

 

不過悲劇還不只這一樁,農業是「看天吃飯」的產業,但不管多產、減產,農民都沒有賺頭。

 

在天候欠佳、農作物歉收之際,單一產品的價格會上揚,但是上漲幅度卻掌握在盤商手裡。這是因為農產品的替代性相當高,以及消費者對菜價早有定見,使得價格很難變動,例如油菜減產,可以改吃空心菜,胡蘿蔔太貴,就換買高麗菜等,所以盤商不是藉著這個理由壓住「產地價格」,就是乾脆收購其他不受天候影響的農產品,讓已經減產的作物爛在田裡。

 

而當這些農產品被送到市場後,盤商還是可以利用天候因素抬高「市面價格」,以補回出貨量減少所失去的利潤,但遠在產地的農民卻分不到半點補償。

 

反過來,當氣候大好的時候,農民也緊張,因為所有農產品都大出,人們紛紛搶著出清,於是產地價格立刻崩盤;但是盤商賣到零售市場時,還是會維持原本的市價,頂多下降一點點,所以多出來的利潤依舊被盤商包了,農民霑不到任何雨露。

 

舉例來說,假設青江菜一把三十塊是消費者可以接受的上限,那就算盤商的收購價從原本的二十塊下降到兩塊,最後還是會以三十塊售出,因為消費者對菜價的認知早就定型了。

 

由此可見,當產地價跟市價脫鉤,只要產量有波動,農民兩邊都損失,而盤商卻兩邊都賺。但這並不代表盤商惡意操弄價格或違反公平交易,而是「多數生產者」與「少數中間人」搭配起來的必然結果,也是利用「集中市場」來處理「小農結構」一定會發生的現象。

 

另闢通路 等於挖東牆補西牆

 

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?過去幾年,政府、企業曾經用過幾個方法:

 

第一個是加工。有些農會會添購設備,為產量過多的農產品加工,以延長儲藏期限、避免價格崩跌,例如做成泡菜、梅干、果醬等。可是並不是所有的農產品都適合加工,而且蔬菜水果的產量波動相當大,一下子三噸進來,一下子沒有原料輸入,一下子又突然來了三十噸,這樣對工廠的生產流程非常不利。

 

第二個是動員軍隊採購。之前有一段時間香蕉生產過剩,農民急得沒地方銷售,政府就派軍隊買回來吃掉。香蕉的問題是解決了,但馬上換芭藥出問題,因為原本要拿去買芭樂的錢,通通花在香蕉上了,其他水果的銷量也會連帶受影響,等於挖東牆補西牆,無助改善整體農產的銷路。

 

第三個是企業認購。去年年底,高麗菜產量暴增、價格暴跌,於是一家貨運公司推出公益活動,只要消費者出兩百或三百塊,公司就從產地運送三十公斤的高麗菜到他手上。可是,一旦消費者得到這三十公斤,就代表另外一處市場將短少三十公斤的銷量,顯示這種通路排擠的方式很難解決原本問題。

 

看來,我們有那麼多交易平台,卻還是沒辦法處理農業的困境,於是又有人提出另一種方法:轉作有機!

 

當市面上通通都是有機 明天是否會更好?

 

有機產品的單價較高,看來是一個可行的途徑,但我們想像一下,假設政府強迫所有化肥和農藥公司關閉,那台灣到處都是有機農產品了,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?

 

先看看過去,原本有一萬個農民採慣行農法,產品送到集中市場後,價格會暴起暴落;而未來同樣有一萬個農民將有機產品送到集中市場,那價格憑什麼不會暴起暴落?

 

目前有機產品確實能帶來比較高的利潤,是因為賣家數量還少,全台加起來不過佔全體農民的百分之一而已。當這個比例增加到百分之十,甚至數量超過通路商的好幾倍時,農民的議價空間就會越來越少,並且走回削價競爭的老路了。

 

所以,在幫農民想出路的時候,我們必須再三思考,小農到底適不適合在大型集中市場交易?如果不適合,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呢?這裡先賣個關子,我們下一期再討論!

 

吃在地用當令,點我買台灣在地安全食材
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

更多《小農台灣》專欄文章:

【當小農的產品賣向集中市場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?

【我是一位小小小小農,為什麼怎麼飛也飛不高?】小農的美麗與哀愁

【是眾人的合作社,還是個人的合作社?】合作社的合作之道

【當左手對上右手】打斷第三隻手,才是友善通路

【認清社區支持型農業】走出浪漫烏托邦

【農產品的品牌與創新困境】挑手機比較興奮,還是選購農產品比較欣喜若狂?

【出路或迷路?】農產升級:一場食品加工的離奇之旅

【欲賣有機 必先割棄傳統採購】量販及餐飲業者血的試煉

【當自由市場遇上直接銷售】批發市場裡,誰是菜蟲?

【打穿通路 直抵社區】小農直銷的最後一哩路:分享經濟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小農 批發 農業 產銷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厚生市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