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當左手對上右手】

農訓雜誌298期,2014/12

口述/張駿極 撰文/黃重豪

 

最近黑心油流竄全台,把大家折騰得寢食難安,民眾一方面大罵廠商沒良心,一方面譴責政府稽查不力,不過仔細想想,如果市售油品就像調酒一樣,這裡加一點豬油、那裡摻一點橄欖油,東混西混之後,調和成一罐香噴噴的清香油,那最開頭到底該從哪一層查起?

 

這就是台灣食品業的慣用流程,大部分廠商不會跟農民直接接觸,而是將取得原物料及加工的手續全部外包給進口商、代理商及代工廠,品牌商只要在倉庫裡等著成品送上門就好。在這種情況下,稽查單位想要追查來源,得一路追到天邊去,還有可能因為商業機密而被擋下,最後白忙一場。

 

同樣的風險也可能出現在新北市的有機營養午餐,目前政府與農民只約定供應農場一定要獲得有機認證,至於農民有沒有從其他地方調貨,管制單位根本不在意。以新北市的學童數量之多,當地農民有沒有足夠產量是值得深究的,如果碰上颳風下雨都還供應無虞,就代表營養午餐的貨源十分複雜了。

 

在各種不利條件下,如果想吃到真正安全的食物,唯一的方法就是把關係簡單化。過去常見的兩種方法是「直接跟農夫買」以及「農民市集」,它們的成效如何呢?

 

消費者癖好多 讓農民疲於應付

 

這兩者差不多是同個時間興起的,約莫四、五年前,部分有機農民喜歡去農民市集跟消費者面對面接觸,消費者也對眼前的生產者留下好印象,雙方認識之後,消費者只要一通電話過去,農民就會將產品直接送上門來,消費者再也不必上市集張羅了。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,會去市集擺攤的農民,都附帶有宅配服務,兩者相輔相成。

 

不過最近一、兩年,許多有機農民的宅配業務接二連三消失了,別說找不到新客源,就連原本忠實的客戶都「琵琶別抱」了。到底發生什麼事?

 

歸納起來有四個原因,第一是消費者如果不是素食者,往往需要菜、蛋、魚、肉、果等各品項,但幾乎沒有一個農民可以提供消費者全部的需求。因此就算新鮮健康的蔬菜送上門了,消費者還是得出門購買其他食材,久了便覺得麻煩。

 

第二,個別生產者因為品項不足,出貨時多半由農民自己搭配成一組神祕箱,不能讓消費者自由挑選。這既可能是驚喜,也有可能是噩夢,或許有的人不吃苦瓜,也有的人家裡小孩不喜歡吃青江菜等,那每次收貨時大概都會膽戰心驚,像冒險一般。

 

第三,消費者不會願意花一大筆錢在宅配服務上,如果他又得同時跟好幾個農家訂不同產品時,驚人的運費一定會逼他捨棄這種消費方式。第四,消費者對農產品是很沒耐心的,它既不是預售屋,也不是最新款iPhone,沒有人會為了區區蔬菜癡癡守候,如果一個下午等不到,消費者就會去超市買菜了。

 

從以上來看,一般人的消費習慣就是這四個:一次購足、自己挑選、低運費門檻、產品隨傳隨到,可惜沒幾個農民能完全符合這些需求,可見直接農夫買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。

 

城鄉距離太遠 阻礙農民市集發展

 

那回到實體的農民市集交易可不可行呢?如果逛一下台灣各地的農民市集,大概不難發現攤位上多半是農產加工品,像果醬、泡菜、伴手禮等,生鮮蔬菜淪為陪襯而已,這對專程前往買菜的人來說,意義並不大。有的農民市集則成為農民的同樂會,像台中象鼻部落開辦市集多年,多數時候僅有農民在那邊唱歌、喝酒、談天,少有消費者前來買菜。

 

歸根究柢,農民市集無法成為主流消費方式的原因在於:台灣的城鄉距離太遠,農民必須花很多時間進城、耗一整天在攤位上、再千里迢迢返回產地,而且這樣的機會一週又只有一次,對他們來說根本不划算,相比起來,農民寧可把心思放在固定收貨的通路上。

 

農民市集要成功,必須配合適切的人口分布及城鄉規劃,最理想的就是小型城市配上鄉村綠帶,兩者緊密結合。但以台灣現行的巨型城市發展方向來看,不管是六都升格,還是台北市規劃的內科及南軟園區,都會把人口吸進來、把農業推出去,農民市集就沒有機會存活在都市裡了。它最多扮演起食農教育的角色,讓大人跟農民交流情感、小朋友到攤位上認識農作,彼此一起度過悠閒的週末時光。

 

最後,就只剩一條路:通路商。儘管目前農業的問題都出在這裡,但我們有沒有可能想盡辦法讓中間人成為友善的通路商呢?

 

直接 透明 唯一檢驗標準

 

要評斷一家通路商友不友善,其實只有一個標準,就是由產到銷只經過兩手──左手從農民收貨,右手賣給消費者,中間不再經過其他人。

 

這種單一供應來源的方式必然會碰上斷貨問題,不過這問題其實多出於通路商的自我想像,實際上消費者根本不清楚哪些菜樣減產了,假設他沒在架上看到青江菜,就會改買小白菜;如果香蕉不見了,就會想到芭樂,很少人會堅持非吃什麼不可。所以通路商只要維持品項的總量,一項減產了,拿另一項來替補,就不會暴露缺貨的事實了。

 

可見,堅決不調貨是做得到的,那食用油可以保持這樣單純的關係嗎?先前厚生市集曾找一位雲林的農民做花生油,於是他就扛著自己種出來的花生到小型榨油廠去,坐在那邊看著工作人員榨油、炒油,最後再用自備的玻璃瓶分裝後帶回,厚生市集也將它們全數收購。

 

任何一個農產品的產銷過程都必須做到這樣直接、透明,才有機會保障農民的價格,進而讓消費者吃得安心。更理想的則是市面上每一瓶食用油都標有農民的名字、相片、產地、種植面積、原料產量、裝油瓶數等,而且大大小小、各式各樣,每一瓶都有各自的特色,如此不僅能保存地方美食的風味,還可以讓消費者追溯來源。

 

目前政府花費許多心思在輔導農民安全耕作上,但其實不是農民不願守護消費者的健康,而是偏差的產銷結構迫使農民過量用藥,因此只要將資源轉投注在通路端的改造,必然能夠自動誘導生產端轉變。政府的工具很多,像是評選、獎勵、宣傳友善的通路商,並且定期抽查通路的交易關係等,如此就能慢慢將產銷結構導正過來。

 

農會超市也可以扮演友善通路的角色,直接跟小農收購、分級包裝、上架銷售。都市農會還能跟鄉村農會合作,由鄉村農會監督產品品質,再轉介農民給城市農會供貨,而在議價、銷售過程中,鄉村農會不再插手,以確保關係單純化。

 

如果有一天,松青、頂好、全聯、家樂福等大型超市的採購人員都越來越勤勞,心甘情願往這個方向走,那厚生市集一定會倒閉。但這絕對是一件好事,因為那時候,台灣人終於有健康、安全、美味的食物可以吃了!

吃在地用當令,點我買台灣在地安全食材
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

更多《小農台灣》專欄文章:

【當小農的產品賣向集中市場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?

【我是一位小小小小農,為什麼怎麼飛也飛不高?】小農的美麗與哀愁

【是眾人的合作社,還是個人的合作社?】合作社的合作之道

【當左手對上右手】打斷第三隻手,才是友善通路

【認清社區支持型農業】走出浪漫烏托邦

【農產品的品牌與創新困境】挑手機比較興奮,還是選購農產品比較欣喜若狂?

【出路或迷路?】農產升級:一場食品加工的離奇之旅

【欲賣有機 必先割棄傳統採購】量販及餐飲業者血的試煉

【當自由市場遇上直接銷售】批發市場裡,誰是菜蟲?

【打穿通路 直抵社區】小農直銷的最後一哩路:分享經濟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小農 食安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厚生市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