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農產品的品牌與創新困境】農訓雜誌289期,2014/3

口述/張駿極 撰文/黃重豪

全球化、競爭力、產值、GDP貢獻……這些常見諸於媒體版面的詞彙,儼然已經成為流行時尚的代名詞,而「刻苦耐勞」的農業似乎全站在這些概念的對立面。不過曾是科技大廠廠長,亦曾在國際舞台發光的張駿極,如今卻從經營小農通路的經驗說:「走出去不代表英雄,待在家可能才是正確的選擇!」

 

從大到小,從國際到本土,張駿極將隔月與讀者一同找出小農的價值及經營之道。本期,他將討論全球化和在地化,挑戰世界該不該是平的,並擘劃一個全球分工搭配在地產業的經濟藍圖。

 

世界該不該是平的?問這個問題,要先看做什麼事。早期台灣窮困不已,透過生產香蕉、製作塑膠製品,才換得不錯的外匯及資本。但也因為這段發展史,讓許多人誤以為全球化是美好的、先進的。

 

全球化講究各國精細分工,例如瑞士發展金融、台灣組裝電子、印尼生產咖啡、印度專事農耕等,接著再進行全球大交換,把產品相互送到對方國家。不過現實上並不是所有產業都適合交換,例如服務業,若電話那頭的客服人員帶著濃濃的北京腔,台灣人大概會非常不習慣。

 

如果把農業推上全球化的殘酷舞台,更會給人類帶來以下幾種災難:

 

一、破壞糧食安全及生物多樣性

 

在全球化論者眼裡,如果某一國很會做半導體,那全國人民應該集中起來生產電子產品,再用外匯換取糧食回來。然而,若農業出口國突然產量不足或發生糧荒,該國必定停止出口,此時低糧食自給的國家就會陷入生存危機。

 

生物多樣性也關乎糧食安全。每一種作物都有獨特的基因庫,這是在特定區域長期適應、演化而來,進而形成阻隔病蟲害擴散的屏障。如果每一個地方都種植一模一樣的作物,只要其中一株染病,將可能摧毀全球同一種農產品。因此保留不同區域的同類作物,是非常重要的避險工作。

 

個別基因差異還會保存食物的多元風味,例如同樣是豬肉,西班牙的伊比利火腿赫赫有名,就是源自分殊的小農結構。相反的,大農體制常用集體農場、植物工廠、基因改造等農法,追求大規模、標準化、低成本,將農事當成生產線般百分百控制,已脫離農業本質,成為單純的工業思維。此種農法除了提供消費者便宜的熱量外,沒有太多美食及人文價值,更可能消滅生物多樣性。

 

此外,食物是相當重的產品,全球四處運送徒增排碳量。而農人為了因應曠日廢時的運輸旅程,作物三分熟時就得採收起來,再進行多道加工,等到送至消費者口裡時,已經與原產地風味大相逕庭。

 

二、割裂人與人的關係

 

全球化確實為人類帶來生活的便利及文明的表象,卻與人的基本價值脫節。綜觀人類所有經濟活動,只有農業無法與土地脫離,因此多數美感體會、文創藝術或民俗節慶都源於自然、土地及農業。人們會寫作、繪畫、填詞、作曲等歌詠山清水秀,卻不會被一支手機或一盞LED燈引得詩興大發;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個慶典是為了紀念半導體的誕生。

 

又如旅行是為經歷各地的風俗民情,一旦將全球化推展到極致,各地人口將使用同樣的語言、吃一樣的食物、造類似的房子、過相同的生活,旅行的意義恐怕蕩然無存。另一方面,人們嚮往到法國、義大利、日本的鄉間體驗慢活步調,卻不會到美國的中西部欣賞農村風景,因為那邊放眼望去,五百公頃內全是玉蜀黍,單一景象很難勾起觀光興致。因此小農體系越發達的地方,越有人情味道,觀光商機也會跟著蓬勃發展。可惜的是,這些衍生自農業的外溢效果,過去都未被計入農業的產值裡。

 

三、拉大貧富差距

 

在全球貿易體系裡,各地同類商品會被推到同一座擂台上捉對廝殺,因此外顯條件較差的一方,必然遭到無情掃蕩。以農產品而言,在台灣生產一株菜的人力成本相對高於印度,如果去除貿易壁壘,開放印度蔬菜傾銷台灣,本地農民除了削價競爭外別無他法,久而久之就難逃覆滅命運。

 

由此可見,無限上綱的全球化會把相同產業的報酬拉至相同水平,進而與該國原先的經濟結構脫鉤。果真如此,台灣的金融高手將可獲得瑞士銀行家的高額收入,農民則領印度等級的薪水;而勞工無法如貨物、資金自由流動,只有忍痛接受日益惡化的勞動條件。

 

每個國家都有先天經貿實力的差異,全球化會毫不留情的把這些差異加諸在每一個國民身上。因此走在街上,遇到的人可能有一半比自己富有一千倍,另一半則窮困一千倍,這樣的社會如何住得安心?

 

貧富差距的惡化,也反應在「吉尼係數」(Gini coefficient)上。過去二、三十年來,全世界的吉尼係數越來越高,代表全球化的副作用正在慢慢發酵。要改變這種現象,其中一個方法是徹底抹平地球,將同一經濟結構、語言文化、膚色臉孔複製到世界各個角落。不過這是永遠到不了的對岸,人類還沒游過去就已淹死在大海中間。

 

世界上唯有一種東西不會因全球化而產生副作用,那就是知識。人類有一部分的文明事業,如製造汽車、研發新藥、發射火箭等必須聯合資源、集中腦力才能完竣,以一國之力絕難獨自達成。因此台灣如果只鎖在在地化的圈圈裡,將無法換得這些高精密的醫療及工業產品回來,人均壽命也會縮短一、二十年。

 

相反的,清潔工、客服人員、計程車司機、農民都是在地化的一環,沒有必要迫其進入國際貿易體系裡。因而,只有全球化與在地化適切區隔及配合,才能形成財富擴散效應,否則離社會正義就越來越遠了。

 

從經濟、安全、文化、環保等角度來看,農業是在地化的核心,但我們也無須否定生產出珍稀產品的農民進行全球運銷,只是對國家農業部門而言,建立大品牌或升級農企業,都是其個人之事,萬萬不能作為農業政策的主軸,因為小農才是總體經濟的主體。

 

面對全球化的洪流、自由市場的進逼,農政單位應有勇氣將政策重心拉回小農,一方面輔導農民種植安全友善的農產品,另一方面協助建立公平合理的產銷體系,確保小農結構重新運轉起來。

吃在地用當令,點我買台灣在地安全食材
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小農經濟 全球化 農業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厚生市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