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夫可以放假嗎?

一個農夫要種洋桔梗、美濃瓜、玉女小番茄。乍聽之下好像會忙得焦頭爛額;但是姚大哥告訴你,農夫不但能放暑假,還能放得理直氣壯!

雲林元長姚大哥blog姚大哥.jpg

▲姚大哥毫不保留地分享15年來的栽種經驗,形同是一本安全農業田間管理的寓言故事書。 

◎行腳組 謝昀珊

洋桔梗、美濃瓜、玉女小番茄,也就是「龍膽科」、「葫蘆科」、「茄科」,三種不同科目的作物,在六棟網室輪作,減少因同種作物連作而產生的病蟲害。 

姚大哥用15年來累積的經驗,把一切農務安排得妥妥當當。

 

每年都能放暑假的農夫 

每年8月23日「處暑」,就是暑氣漸消、東北季風準備來臨的時候,秋高氣爽,最適合定植不愛潮溼高溫的玉女小番茄,姚大哥就會在前三棟種番茄、後三棟種洋桔梗。 

一直採收到第二年,「母親節過了以後,花價崩落,我洋桔梗這邊就改經濟價值好的,換種美濃瓜!」了解市場需求的波動,姚大哥看準了春末鮮花需求下降、而夏季水果尚未盛產的時機點,推出價格好、力求品質的美濃瓜。

雲林元長姚大哥blog美濃瓜.jpg

▲美濃瓜需要充足的日照。採收時要看轉色白得徹底、聞香氣十足撲鼻、看頂葉枯黃乾癟,才是成熟合格的瓜!

 

「接下來我就休息!」美濃收成後,連續採收的番茄產季也結束了。姚大哥的六棟溫室就通通一起放暑假!

暑假期間只需要水淹1~2週再曬田,直到處暑8月23日,才是姚大哥的「開學日」。

第二學期,這三棟溫室就改種番茄,原本另外三棟的番茄收完了就再改成洋桔梗和美濃瓜;如此循環,確保同一片土地上,同一種作物絕對相隔一年才會再種。 

放假農必備撇步:【輪作】 

同樣的作物連作時,會持續利用一樣的養份、發生一樣的病蟲害。因此在同一塊土地上以不同科的作物輪替種植,避免容易發生相同病蟲害的作物連續種植。要輪作時,土壤應先曬置一段時間,也有助於保持土壤肥力。

 

植物,和人一模一樣!

對於姚大哥來說,管理三種作物得心應手,原因在於:「植物和我們人是一模一樣的!」摸清楚不同的個性,需要不同的相處方式。

「番茄和美濃是無同款的,美濃本來就是甜的東西,整枝管理得好它自然就會甜;番茄就不一樣,番茄本來是會酸的喔,所以你是要做到讓它甜!」了解植物,才能準確提供它真正需要的養份。天生帶酸的番茄需要鉀肥來拉高甜度風味,但是美濃瓜的香甜是自然而然,關鍵反而在於充足的日照、整枝,以及採收的成熟度。

雲林元長姚大哥blog強日照美濃瓜.jpg

▲美濃瓜需要充足的日照,番茄卻是怕熱又怕雨水的短日照作物,兩種不同的個性,就需要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。

  

放假農必備撇步:【合理化施肥】

許多人誤以為,果實要甜要大就代表需要大量的肥料。但事實上,要提升品質需要對於土壤、作物、環境都有全面性的了解。植株從幼苗、分枝、開花結果每個階段的需求也都不同,缺什麼養份再給什麼肥。

愈來愈多的消費者明白,過量的肥料會造成食用和環境的負擔,因此擔心農民濫用肥料。但是對於具備現代種植觀念的農民而言,更需要避免過度施肥造成「肥傷」,導致作物的營養失調,根本長不出好東西。

白白花了肥料錢,收成還不好,才真的是得不償失。

  

雲林元長姚大哥blog白粉病

▲保持充足的日照,美濃瓜不太容易受到白粉病影響,但番茄就不一樣了。

 

美濃瓜是2個多月就採收的短期作物,但是番茄是連續採收作物,陸續開花結果,採收期長達7個月。這個本質上的差異也讓姚大哥在面對病蟲害時,採取截然不同的「防治態度」。

 

例如說,美濃瓜遇到白粉病時,姚大哥的策略就是:不用理它。

因為只要日照充足,白粉病菌不太容易造成美濃瓜的危害,果實的風味和甜度也幾乎不受影響,加上屬於短期作物,就算白粉病日後嚴重蔓延,等到那個時候也早就已經採收完了。

然而小番茄的「白粉病」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
小番茄的採收期長,不能讓植株生長受到影響,所以必須以礦物油防治。但更重要的是維持良好的排水及通風,就能避免製造出適合白粉病菌滋生的環境。

小番茄最怕的是「瘋叢」。指的是被病毒感染、生長困難或枯死的植株,又稱為「毒素病」。例如番茄捲葉病毒,本身難以用藥劑防治,但已知擴散的原因主要是由病媒蟲銀葉粉蝨一株一株叮咬傳播。所以姚大哥的網室採用50目的網子,阻絕銀葉粉蝨的入侵,以物理方式減少危害。

【低毒農藥】

在這個食安恐慌的時代,「農藥」兩個字被視為洪水猛獸。

但是天下間的農藥並非只有一種,每一種農藥有不同的採收安全期(施藥後到殘留量消退的天數)、針對不同的作物有藥劑種類和使用方式的限制、防治不同病蟲害的用途都是農民使用時必須嚴格遵守的規範,依據毒性更分為低毒、輕毒、中等毒、劇毒。

低毒農藥效力雖然有限,但對於環境的衝擊較小。例如以小番茄常用的防治白粉病的礦物油99%乳劑、對付早疫病的保粒黴素()10%可溼性粉劑,這些資材的安全期為0天,意思是可因沖刷、日照或揮發就能輕易分解,而不存在殘留問題。

如果不希望過度依賴農藥、延長安全採收期、減少高毒性農藥的使用,也就意味著生產者需要更了解如何透過其他物理方式、忌避作物來加強病蟲害防治。

  

囡仔要勇,不能茶來伸手

雲林元長這一帶正好位於高鐵經過的「黃金廊道」。這個華麗的名號,背景其實是政府為了避免地層下陷問題影響到高鐵安全,於是輔導水稻田轉型為溫室旱作以減少抽取地下水。推行的旱作也具有更高的經濟價值,可以提升農民的收入。

姚大哥種植的就是需水量少的旱作。在雲林的高溫烈日之下,土壤看起來一點水份都沒有,田裡竟然連灌溉用的水管都不知道藏去哪了,但他不但不怕作物渴死,反而進一步地「限制給水」。

雲林元長姚大哥blog玉女小番茄.jpg

▲小番茄害怕潮溼,同時又禁不起高溫,最怕的就是忽乾忽溼、忽冷忽熱的天氣,水份控制是一門學問。

 

「咱今嘛坐在這裡開槓,你若是嘴乾是不是就會跑去車上拿水喝?」姚大哥總是一句話將自己的種植經驗解釋得淺顯易懂。 

「植物也是同款,我攏欲嘴乾死了,根是不是要往下面找才會有水?它若深落去,這叢會勇否?」根據他的經驗,原本需要深根的植物,如果一天到晚茶來伸手,根系自然停留在水份充足的表土,當有一天氣溫或溼度驟變時,淺層的根系首當其衝,就會直接威脅植株的生命。限制給水之後植株的根扎得深,反而才能抵抗烈日的攻擊。

 

如何讓怕熱的玉女愛上夏天?

對我們這些負責「吃」的人來說,只要有番茄吃就好了。是誰種的、怎麼種的、哪裡運過來的,似乎不需要問,吃就對了。

一年到頭都在吃沙拉的我們,大概也不知道裡頭的重要配角──小番茄,是喜歡短日照、少雨的水果,在溼熱的台灣其實是屬於冬天的作物。但是聰明的農人一般會分成多期栽種來延長採收期間,從秋天開始一直陸續收到春末夏初;也有的農人在春夏之際改為種植耐熱的品種。 

到了盛夏,除了更高海拔的地區,就沒有本土的大小番茄了,沙拉和超市裡開始以進口番茄取代。尤其今年4月的豪雨和高溫更是極大的挑戰,不少本土番茄早早結束提前轉作夏天的小黃瓜。 

不過,姚大哥卻能延長番茄的採收期,從10月23日到隔年6月,足足有7個月,做法就是營造出讓番茄「舒服」的環境,來對抗番茄在高溫潮濕下出現的生理障礙(不開花、不結果,或不轉色)和病蟲害: 

雲林元長姚大哥blog克服夏天的玉女番茄.jpg

▲讓我們初夏還吃得到番茄的祕訣就是:保持通風、控制日照、拉低花序

  

1.保持通風 

單桿整枝只留下主桿,其他側枝通通截掉。一絲不苟的整枝讓溫室通道保持通風、涼爽。

 

2.控制日照

架設透光性60%的活動式黑色遮陽網,隨著季節調整日照時間。例如五月時白晝時間長,定時在早上9點自動遮蓋,到了下午3點再自動打開。避開日照最強的這段時間,但又能在清晨和黃昏時受光,持續退酸、正常轉色。

 

3. 往下走的生長點

小番茄的生長一開始是由下往上,但是長到網架頂端之後,姚大哥就會將它繞過網架,再順著網往下生長,到底端再將生長點截斷。所以到了天氣轉熱的時候,開花著果的地方已經下垂到低處,不會被溫室頂部的日照和暖空氣加熱。

 

 

透過這三種方法,以人工打造出的環境,讓番茄處於涼爽的狀態,彷彿像在冬天一樣開心,著果、轉色都不受到高溫的影響。 

我們大概很難想像,在初夏吃到的小小一盒番茄,竟是生產者無數次的嚐試與經驗傳承,才誕生的結果。

一切的努力、風險和成就,就是為了達成讓我們多吃一個月的本土番茄這個偉大的任務!  

雲林元長姚大哥blog採收工人.jpg

▲親力親為的姚大哥,只有採收任務交給「師傅」。他口中的「師傅」原來是年輕的採收人員。因為番茄的轉色與甜度品質直接相關,所以採收時準確的「目色」是關鍵。可惜在人口老化的鄉村,「師傅」難找。

 

打造讓植株強壯的環境,農夫有一大堆撇步提升品質、減少病蟲害、降低風險。

小規模溫室的生產者,必備的不是無止盡的勞力,而是掌握作物特性、一絲不苟的田間管理,以及對於市場需求的了解。這就是為什麼,專業的農夫,可以放假! 

雲林元長姚大哥blog美濃瓜  

▲美濃瓜枝葉要健康,卻不能生長過盛,每株只留果兩顆,其他側芽通通摘除。品質,就藏在細節裡。

【厚生小農檔案】姚大哥 

所在地區:雲林縣元長鄉

種植作物:玉女小番茄、美濃瓜

種植方式:吉園圃,無施用除草劑

 

 

吃在地用當令,點我逛逛厚生市集當季水果
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安全農業規範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厚生市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