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藜是近幾年備受注目的養生穀物,它的外殼五顏六色,有紅、有黃、有橘……採收前的田野風光特別繽紛。

 

雖是近年備受矚目的食材,但紅藜可不是最近才出現的產物,而是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。布農語稱為mukun,排灣語稱為djulis或tjulis,卑南語稱為duli,魯凱語稱為baae或ba'e,阿美語稱為kowal。而在屏東科技大學以紅藜做研究並全面推廣前,屏東瑪家鄉從無間斷地持續耕種著號稱為「穀類中的紅寶石」的紅藜,並且攜手打造「藜之鄉」,延續著原住民的傳統精神。

▲紅藜結穗

▲紅藜田

屏東瑪家鄉瑪家村的小農,每個人的耕作面積都不大,集結在一起成立了紅藜與小米的產銷班,由羅仁光擔任班長,配合種植產季,錯開收成期,以便可以相互支援,共同分擔加工去殼和包裝的費用。羅班長說:「如果只有一個人,我們什麼事都不能做,但全部的人一起,很多事都可以實現了。」

 

除了種植銷售紅藜外,產銷班還研發了紅藜饅頭。紅藜的外殼會有苦澀味,產銷班投入研究去苦澀且保色的方法,讓紅藜饅頭更美味養生。

▲養生的紅藜饅頭

不定期舉辦農事體驗,引領遊客了解紅藜,一步一步建立起口碑。班員們的播種、施肥、採收,統一由羅班長紀錄指導,透過詳細的紀錄,可以了解品種的差異,找出適合的品種和種植方式。

 

產銷班不僅專業於耕種,也精於行銷,並將消費者常見的疑慮作為未來改善的方向。羅班長表示,紅藜與白飯一起煮食非常美味又營養,但儘管包袋上有說明兩者比例,但很多主婦們在煮時還是很傷腦筋要如何量比例,於是產銷班想到將一杯米搭配多少紅藜的比例都先量好,分裝在包裝盒裡,方便讓主婦們洗米煮飯時只要拆開一格紅藜,就可以配一杯白米一起煮。

屏東科技大學研究後大肆推廣紅藜,紅藜的營養價值與好處因此廣為人知,於是帶動台灣各地紅藜的耕種。然而身為紅藜故鄉的屏東瑪家鄉瑪家村的小農們種植面積小產量低,是否因此受到衝擊?對此,羅班長一點也不擔心並自信地說:「我們的紅藜與別人的區別就在於--安全。」

 

自然農法,安全施肥,讓「藜之鄉」的名號散布台灣各地。

 

吃在地用當令,市集蔬菜食材
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厚生市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