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可愛的劉阿伯,其實就是桃園觀音農友豪記農場劉大姐的爸爸。這一家人全數投入農產業,各自在台灣北中南種著不同的東西,農藥、化肥、生長調節劑也一律被劉阿伯摒棄,他們和劉阿伯秉持著同樣的理念:「東西就是自然的好吃就好!」
生物防治,不噴農藥
不使用農藥,又該怎麼控管作物的品質呢?
阿伯的做法首先是,留下兩棵負責犧牲的柚樹,將果蠅吸引在果園一隅不驅趕。再配合生態防治,以昆蟲性費洛蒙捕捉果蠅。如此一來,蟲害就不會擴散到整個果園。
▲在兩棵供奉給果蠅的果樹旁,有塗了昆蟲性費洛蒙的捕蠅裝置。
其次,在田間採收時如有傷口或重量太輕的,就會直接打掉,集中做成堆肥。採收後存放倉庫保持通風,七天後再裝箱。這段期間如果有失重或是被果蠅叮到的柚子,就會在七天後表皮黑軟,可以一見分辨出來,直接淘汰。
經過這兩次的篩選,最後剩下來的柚子,水份足、沒有蟲叮和傷口,不但好吃又耐存放,客人收到才有口碑。
▲採收之後堆放七天的柚子,在裝箱前又會再進行第二波篩選。四女兒和四女婿也回來幫忙採收。
有機劉家的幕後功臣
劉家一家伙仔都在退休之後開始務農,這背後有一個像賭神一樣不願入鏡的神祕推手,就是劉阿伯的四女婿吳先生。最早投入有機農業的他,不管是劉家人在桃園觀音經營豪記農場、在雲林台西種植有機稻米和毛豆、在台南麻豆種植無毒文旦,都看得到他的身影。
一路上摸索都堅持著天然、無農藥、無化肥的理念,但是有機農業還不是他最終的夢想:「在我心目中,自然農法是比有機地位更高的。」
「我希望有一天,是可以全部改成自然農法。其實最簡單的可以是兩三分地,讓野菜隨意生長,想吃就摘來吃。鳥莧菜、龍葵、昭和菜,人就可以生存了。」
小農眼中的氣候變遷
做為文旦、酪梨以及許多農產品主要產地的台南,每一次發生災情牽動的不只是小農的生計而已。劉大哥說:「我小時候酪梨很便宜,但是這幾年愈來愈貴,就是從八八風災那一年酪梨樹泡水死了很多才開始的。」
原本適合種植的盛產地,面臨愈來愈多極端氣候的考驗,在現代都市人眼中看似離自己很遙遠,其實對所有人共同的糧食來說,近在咫尺。
▲ 結實纍纍的文旦樹,必須等待晴天採收才有好品質,遇到颱風季,果農只能默默等著颱風退去清理滿園的落果。
做為友善耕作的小農,蟲害等日常的損失難以避免,但是近年一次比一次更強壯的颱風,尤其讓夏季為關鍵採收期的柚農損失慘重。
蘇迪勒颱風過後,我們雖然收下了一部份落果執行「迪迪計劃」,但走到劉阿伯果園的盡頭,還有一整片準備做成堆肥。
劉四姐開玩笑說:「這些是蘇先生買的啦!」笑一笑,還得忙著文旦禮盒的裝箱出貨呀!
▲ 現採的柚子果肉多汁飽滿,劉阿伯一直提醒:這還不夠好吃啦!放了7-10天「辭水」之後,果肉還會更軟、更甜!
【厚生小農檔案】劉阿伯 所在區域:台南市麻豆區 種植方式:無農藥、無化肥、無除草劑 種植作物:文旦柚、酪梨、白柚 |
吃在地用當令,點我逛逛厚生市集當季水果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