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A:外殼呈穿插交疊,好似竹筍的外衣,難道它是竹筍的品種之一?
B:這色澤,有點像薑,又有點像洋蔥。
它的名字叫葛鬱金。營養價值高,澱粉含量多,是古早年代製成太白粉的原料喔!為薑科植物,別名很多,竹芋、粉薯、金筍、太白筍,指的都是它。
做料理常會需要用太白粉勾芡讓湯汁濃郁,或增稠讓糕點有黏性好塑型。太白粉的原料為馬鈴薯,而過去則是用葛鬱金製成太白粉使用,既天然又有營養呢!只是製程非常繁瑣。
要先將葛鬱金去皮洗淨 加水打成泥
濾渣
纖維渣加水搓洗直至水清
洗出的水靜置直到澱粉沉澱
取澱粉
曬乾就是葛鬱金粉。料理運用多元,或直接加熱水加糖拌成糊狀食用就很美味。
去了皮的葛鬱金,呈現光滑的觸感
非常搞工的製作方式,於是漸漸被太白粉、地瓜粉、玉米粉等取代。但好滋味令人懷念,葛鬱金近年復育後,也喚起對古早太白粉的渴望。
葛鬱金只能製成粉來使用嗎?
新鮮葛鬱金可以直接蒸食,其味清甜香脆,亦可切塊切片與排骨燉湯,湯頭清香濃郁。
葛鬱金白蘿蔔雞湯
|
蔥香雞片炒竹芋 | 葛鬱金養顏甜湯 |
吃在地用當令,點我買台灣在地安全食材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