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,由於各種勞動意識加上食安問題的「促成」之下,青年離開都市、返鄉務農的精彩故事時有所聞。
今天我們就透過百大青農羅爸爸的介紹,驅車前往另一個百大青農的農場。
▲ 徐先生告訴我們農場將來的生產規劃
◎行腳組謝昀珊
徐先生帶著我們走了一圈,一邊說著這個小巧農場的未來藍圖。
「前面兩棟溫室已經取得有機認證了,後面我們自己種菜的地方是有機轉型期。」
▲ 岳母種來自己吃的菜,園子裡生氣勃勃,也整理得一絲不苟。
徐先生才剛剛回來半年的時間,但看得出來他全心投入,對於品種、市場以及適地適種的作法已有許多觀察和心得:
「以後溫室裡計劃是番茄、小黃瓜輪作,草莓、玉米輪作,外面我們打算種火龍果,這一帶種火龍果非常適合。」
他告訴我們草莓目前的種植經驗,大湖的桃園1號雖然好包裝、甜度高,受市場歡迎,但是抗病力差。
而關西的桃園3號果型不整齊,卻更適合當地氣候,種出來反而狀況更好。有些客人明白這其中的差異,對於有機的要求只在安全,不在甜度,就能接受。
▲ 還沒長大的baby洋香瓜
不過搞了半天,原來這位年輕人,不是傳說中的百大農青?!
而是,百大農青的長工…呃不是,的老公。
真正的百大青農本尊是她:
▲ 她才是百大青農得主,謝小姐。
以前的觀念,認為女人一旦嫁給了農夫,就要一輩子當農婦。
這在今天的農村非但不是必然,而且,女人本身可能就是農夫。
她率先回來從農三年,雖然帶著一個小小孩,但照樣和母親一起輪流下田工作。將整座農場打理得井井有條,有受歡迎的瓜果,也有自給自足的蔬菜。
直到今年,老公終於忍不住辭掉台北市的工作,理由很簡單,就是不想再繼續分隔兩地了。
看他一臉幸福地承認:「反正所有的裁量權都在她手上。」
沒辦法,愛上女農,心甘情願。
▲ 隨季節輪作的小農場裡,作物豐富多元。
【厚生小農檔案】謝小姐
所在地區:桃園市新屋區
種植方式:有機認證
種植作物:櫛瓜、四季豆、金時地瓜、玉女小番茄、草莓、火龍果....等瓜果蔬菜
吃在地用當令,點我買台灣在地安全食材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