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收看同時討好幼兒與大人系列文,今天要來挑戰的是童年記憶中會發亮的嬰兒米餅乾。以前覺得它是全超市最貴的餅乾,花光零用錢卻一下子就吃完了。
一直到現在都一把年紀了,前幾天經過超市還是忍不住買了一包。
滿心歡喜地打開來吃,「咦,怎麼沒有味道?」雖然還是有淡淡的米香,但記得小時候吃的明明是甜甜的啊?!
懷著這個疑惑,這次決定自己來做!
◎行腳組 謝昀珊
【需要的材料】
花生油 2匙
剩飯 1碗
熱開水 4~6匙
【彌補大人悲慘味覺的材料】
芝麻粉 1匙
糖 2小匙
【第一步】打碎剩飯
將半匙花生油和1/4碗飯放入食物調理機,加1匙熱開水打碎,打不黏再加1小匙。
目標是要透過熱水增加黏稠度,如果太溼也沒辦法成糰。
所以熱水份量要適情況調整,一小匙一小匙慢慢增加,如果是煮好溫溫的飯就不需要太多熱水,但冰過的飯就要稍微多一點。
分成四次打完一整碗飯,完成後會像馬鈴薯泥一樣,碎掉的細米粒可以成糰,不會變成米漿。
【第二步】塑形
手沾點水,抓米糰揉成球球,直徑小於50元硬壁。
(看起來真討喜,好想直接吃啊)
接下來用手壓成薄餅狀,邊邊容易裂開,可以用手沾一點水修邊。
厚度約0.6公分,其實我沒有量,但就是要拿揑在「不會四分五裂盡可能最薄的程度」,愈薄就愈容易煎得脆而不焦。
【第三步】烙熟
把米餅放在不沾平底鍋上小火慢烙。
「烙」和「煎」有什麼不一樣呢?
烙餅時不在鍋中加油,煎餅時要在鍋中加少油,炸餅時就要在鍋中放至少蓋過食材的油。
一開始我放了點油下去煎,出來的成品非常脆,但也非常多油,實在不太適合小孩子。
然後想到平常做烙餅時是不用放油也不會沾鍋的,因為油已經揉進餅裡面了,這不就跟加了花生油的米餅糰一樣嗎?
所以改成用乾烙的,果然完全沒問題:
可以看到有一片一下子就焦了 XD
原因是這片我本來想實驗揉點糖進去之後會不會比較有味道,結論是反而變得非常容易焦。難怪市面上買的仙貝都是裡面沒味道,外面裹上糖霜,這樣才可以加熱到脆也不會臭火乾。
所以用原味的才能烙成功,不過成品……
還真的就是仙貝啊?!
完全沒有幼兒餅乾的純潔氣質,不管看起來、吃起來,都像沒味道的仙貝。
後來屁屁馬麻跟我說,她的做法是用生米,再以烤箱最低溫烘4個小時,才會像米餅乾一樣白白的還會黏舌頭(遇水溶化)的口感。看來這就是澱粉與溫度間的奧妙關係。
不過無論口感如何,成份就是米、花生油和水而已。
把清淡的原味米菓交給無法抵抗的幼兒(喂),接下來要討好挑剔的大人,只要灑上芝麻粉和糖粉就完成了!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在動手之前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你要做米餅乾,這樣做完就算不小心幻化成仙貝也不用太在意,只要自信地端一盤出去,說:「大家來吃仙貝喔!」就算成功了。
「米餅乾」、「米菓」、「仙貝」,不過就是個名字而已嘛!善哉善哉。
吃在地用當令,點我逛逛厚生市集油品\醬油\加工品專區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