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有消費者到了門市,看到黑漆漆的裝潢和大冰箱,開口問同仁們:
「你們是有機超市嗎?」
不知道是員工訓練做的太好,還是做的太不好,同仁們總是會回答:
「不,我們不是。我們不是全部的商品,都有有機認證。但是,我們直接跟友善耕作的農民來往,所有的商品都可以溯源…….」
講到這裏,常見消費者臉上浮現三條斜線……
「有機」這兩個字,有法律上的定義,可是不能亂說的。必須要依據政府相關法規,經由合法授權驗證機構完成認證,並授與有機標章,才可以被稱為有機。
目前擁有「有機」認證的農產品,以生長周期短的葉菜為主(風險低而農民意願高,一期收成不佳,很容易重新再來一次)。長天期的蔬菜,一年一收的水果,就較為稀少。至於蛋、魚、豬、雞、牛,就更為罕見了。
如果您回想一下平常您會認為是專賣「有機」的超市,究竟有什麼特質?
我們經過一番研究,琢磨出一個「有機」超市的「黃金比例」。
其一,裝潢必須高檔,最好帶些西式情調
其次,必定要有一個置放包裝精緻有機蔬菜(因為不難找到來源)的冷藏櫃,以營造「有機」的形象。
再來,林林總總的加工品要儘可能擺放號稱「台灣手作」的知名「小農」產品。但是我們提過不只一次 ──能出的起行銷費用、在全省連鎖店上架,做出消費者愛不釋手的美觀包裝,大概不是「小農」,也不可能「手作」……。
延伸閱讀:「小農」、「手作」去哪兒找?
最後,在「台灣手作」的加工商品之間,一定要擺放同類型的進口產品,以為加持。而包裝上的文字,最好是沒人讀得懂的法文……
對於我們大部份人而言,大腦會自動完成如下連結:
氣氛典雅的高級賣場,暗示販售的一定全都是安全的商品。
而安全的商品,當然就肯定是有機的囉!
那產品的類別上又有怎麼樣的「黃金比例」呢?
以品項而言,約有一半的保健「食品」,各種的粉末、錠劑…等等,彷彿讓消費者吞下去就活力無窮。三成的加工品,果醬、果醋、果汁、黑豆醬油,強調原汁原味。
剩下兩成,才是真正的「食物」,但是約莫也只有葉菜,才會貼上政府認證的有機標章。
以比例而言,厚生市集有取得有機認證的品項數目,恐怕還遠高於消費者心目中的「有機店」呢!
再問一次相同的問題:「厚生市集是有機超市嗎?」
我們的回答仍然是:
「不,我們不是。我們不是全部的商品,都有有機認證。但是,我們直接跟友善耕作的農民來往,所有的商品都可以溯源。可以溯源才能知道是誰種的,才能真正的安全。」
吃在地用當令,點我買台灣在地安全食材
厚生市集,安全食材的最佳選擇:www.farm-direct.com.tw